95后素食女生,爱音乐爱远方

每个人都有追求的东西,而阿白偏爱远方。她的微信名叫“女侠”,大概心里住着侠客,飒沓如流星,走遍天涯海角。

“爱远方”,和吃素同出一源。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,也是阿白吃素的契机。

那是10年前,2014年,阿白也才十八九岁。当时,“背包客的故事”正在年轻人圈子里流行。

有长辈说,川西的藏区,有一处精舍。阿白想去看看。

端午假期,早上6点不到,她就收拾好背包,独自踏上了这次旅途。

想去那里只能坐大巴,而且只有早上6点一班。山路崎岖,车程12小时起步。本来预计下午五六点钟到,一直拖到了晚上十一二点。

那天车上有几个人,因为高原反应送下去了。阿白就坐司机后面,感觉车在垂直90度翻山。

大巴不能直达,晚上要找地方过夜。半夜下车,阿白找了一户藏民,花钱租了个床位(其实是沙发)过了一夜,第二天早上又坐上大巴,这才到地方。

穿过了一道大门,便来到了那处胜地。湛蓝的天空下,满山遍野的红房子。僧人也穿着红衣,从她身边走过。红色的僧衣与心一起飘动。转经筒、天葬台、佛龛……

阿白心被震撼了,这是一种在世俗中几乎没有过的感受。

虽然这并没有让她吃素,但她对生命的感知,从这一刻开始复苏。

阿白当时在重庆上学。学校旁有一家万州烤鱼,她曾经很喜欢,大大小小的聚餐都在这家烤鱼店里。

这家店是“点杀”,客人可以从鱼缸选一条鱼,然后店家现场把鱼敲晕,做成菜肴。

阿白过去很喜欢吃,那会不知道点了多少次。从川西之旅回来后,她的心底对此隐隐有些不安。

“它如果是人,我直接是杀人犯了。”她说。

大二暑期,阿白去了一个寺庙夏令营,在寺庙里吃素。

其实在去夏令营一两天前,她已经买了去青岛的票,打算出去玩。听说了夏令营的消息,阿白就把青岛的票退了。

阿白过了近一个月的出家人生活,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上早课,上午听课,中午用斋,下午有时候听课、有时干活。

一个月过后,她也习惯了吃素。没想到,这素一吃就是10年。

吃素后,与身边的人

食物是情感的媒介。餐桌上,与家人、朋友分享食物,也是分享彼此情感。

有些素友吃素后,与身边人有了一些距离。但对于95后的阿白来说,人际交往几乎没什么阻碍。

这一方面取决于她的环境。阿白父母思想比较前卫,只要不触犯法律道德,他们都不反对。

阿白生在一个大家族,不少是典型的“传统中国人”。很多亲戚跟佛教有过接触,所以不但不反感,反而觉得是好事儿。

阿白的外公去年夏天过世。由于老人家一生信佛,家里做的是纯素的席面,觉得这无论对亡者、生者,都是非常好的事。不过关系远一些的很多亲戚表示也不能理解。总地来说,阿白吃素,家人都比较认可。

至于同龄的朋友们,刚开始都觉得挺诧异的,“怎么突然吃素了”。但有了概念之后,关系和过去基本上没什么变化。

刚开始吃素的时候,一起出去吃饭,朋友会点一些肉,下意识夹给阿白尝一尝(因为他们没有吃素的概念)。刚吃素的时候,有一次朋友喂到她嘴里了,阿白才反应过来“这是肉,我不能吃!”

后来,朋友们有了关于素食的概念,只要关系稍微好一点的朋友都会考虑到阿白吃素,现在已经很习惯了。

个别朋友也认为吃素很好,只是自己还做不到。向别人介绍阿白,会觉得与有荣焉。

阿白性格开朗,朋友不少。吃素后,原本的朋友圈也基本没什么变化。素食的朋友不多,大多数朋友还是肉食者。

从阿白的体验来看,现在年轻人对吃素的接受度,相比过去比较高了。至少对于朋友选择吃素,大多数还是尊重的。

在外怎么吃饭?

都市的生活,学习、生活、工作,总是按部就班。很多人渐渐被同化为一颗齿轮。生命与意义难以找到栖身之所,梦与希望太重,只有远方装得下所有心情。

阿白算是音乐爱好者,但这种爱不是高贵音乐厅中高山流水的赏味,而是在露天营地中,跟上摇滚旋律,与人群一起随心而动,不在乎摇摆的美丑、不在乎台上的是谁、不在乎工作、加班、婚恋、情感,变成一张白纸——只有最纯粹的放空。

阿白喜欢旅行。即便今年比较忙,她还是打卡了厦门、福州、长沙、宁波……

她也掌握了“快速寻找当地素食”的技能。大众点评上排行前几的馆子、有当地特色的、知名的素食,她肯定要尝试一下。

前段时间,阿白去厦门旅行。在搜素食时,搜到了一家有荤有素的餐厅。“想到搜素食餐厅的时候出现,我就觉得这家店有必要去一下,去了确实感觉挺好的。”阿白说。

如果去一些海岛的地方,当地特色都是荤腥海鲜,她也只能简单糊弄糊弄,吃一点面之类的主食。

阿白老家在山西,是太原人。早些年太原开过一些素食馆,但不少素食馆比肉菜馆都贵,所以只能偶尔去消费一顿。

阿白现在在北京工作,有一些小的私房菜她很喜欢,价格也不是很高,但她觉得还是太少。

现在,她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很近,有时候中午回来自己做一点素食。但之前中午的工作餐基本都是点外卖。

你可能会问,吃素点外卖能点个啥?

阿白除了面、盖饭类的,就是麻辣香锅、麻辣拌,因为可自己点菜,说明要豆制品不加肉。虽然肯定是和肉一个锅炒出来的,但是也没办法。

“咱不要求它特别普及、特别大众,但现在并没有多少选择。”阿白无奈地说。

养猫这件事

有段时间,阿白的工作压力特别大。听说毛茸茸的动物比较治愈,她就动了养猫的念头。

恰好,她接洽的一位客户发来了消息:“你要不要养猫?”

这位客户在给猫找下一个主人,恰好问到阿白这里。

阿白没想太多,直接答应了:“我可以今天就把它接走吗?”。

当时阿白住在北京五环,她坐了很久的地铁去接猫,然后带着猫打了个车回去。

作为素食者,阿白心里不想让猫吃肉。但猫又不能吃素,她就只喂猫吃猫粮、喝羊奶粉。

后面小猫得了猫癣。大夫批评她说,这样喂猫营养是不够的。为了给小猫补充营养,阿白又定期给猫买猫条、猫罐头。

“可能以后科技突破了,会考虑给它吃素猫粮。现在它没因为生病花很多钱,我就谢天谢地了。”阿白说。

尾声

在阿白看来,自己吃素是“平平无奇的10来年”。但回想起的10年坚持,心里对自己和家人都充满了感恩。

相信阿白会一直走下去,并最终抵达爱与幸福的彼岸。

毕竟,素食的最终目的,是“爱”。

来源:壹素界

图片:阿白